「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短短28个字,铁马金戈的声音仿佛在耳边回荡。古诗词是历千载而不变的心灵交流,“诗仙”李白的作品至今仍不断被各种影视和文学作品引用,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有别于其他艺术创作,诗词往往是创作者将主观之情和客观之象融于一体的作品,读者可从诗中感受到当时的情景甚至诗人的心情,因此诗词作品虽然历史悠久但是时至今日仍能让人感同身受极具现实意义。
新慧集团(New Wisdom Holdings Limited)董事会主席甘晨力先生表示,现代人在生活中从课本、书本、网络等渠道读到古诗词作品,仿佛隔着千百年的时空与先贤们对话、互动。正如国学大师钱穆所讲,「文学是人生最亲切的东西,而中国文学又是最真实的人生写照。所以,学诗就成为学做人的一条径直大道了」,可见读古诗对后世的意义深重。
的确,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典诗词有着千百年的历史,动人的诗句,丰富的情感及文人字里行间所留下的余辉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历尽岁月洗礼而恒久弥香,成为我国民族人文精神的内核。甘晨力先生引用圣人孔子之言「不学诗,无以言」,强调诗词对现代人立身处世及言行举止的重要。一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提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教会了我们不必计较眼前得失,反而应该宏观思考。阅读古诗时,除了欣赏其艺术价值外,更应用心体会当中的意义和道理,再融入到个人生活处事中。
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读懂了苏东坡豪迈慷慨;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读懂了文天祥慷慨赴死的民族气节;从「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读懂了岳飞精忠报国的情怀。山水田园派的陶渊明写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可领悟其恬淡自然。甘先生认为,这些诗词作品「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砥砺民族品格,陶冶民族情操,滋养民族性灵,更容易引起人们共鸣,对整个社会产生潜移默化的正面影响。
古诗词能够深刻刻画出人性,引起读者对日常生活的思考,透过文字与现代社会接轨,所以能达到历久弥新,其中蕴藏的价值更会随着时间加深。甘先生建议年轻人在欣赏诗词作品时,可以着重关注两点:一是尊重艺术创作规律,深刻理解诗词一字一句中所承载的艺术价值;二是学以致用,将古诗中的优良价值观和传统运用于日常生活中并传承下去。